四、印前
1.露白/漏白:印刷用紙多為白色,印刷或制版時,該連接的色不密合,露出白紙底色。
2. 打白:掛網時代的照相制版工藝。為補救上網圖片深色位感光不足,可移開原稿閃光一次或放一張紙補點曝光,或直接使用flash燈,閃動白光,以增加原稿的深位網,使影像柔化。
3. 爆肥:暴食當然會肥,菲林銀粒感多了光也會擴大地盤。手工套版更在感光片加隔透明厚膠片中曝光加肥。
4. 補漏白(Colortrapping):分色制版時有意使顏色交接位擴張爆肥,減少套印不準的影響。
5. 實地:指沒有網點的色塊面積,通常指滿版。
6. 反白:文字或線條用陰紋?印刷,露出的是紙白。
7. 撞網:調幅網分色工藝,網點角度分配出錯,或每一網角距離小於25°,龜紋就開始明顯。
8. 飛網:鏡頭制版的掛網工藝,正常曝光後取下掛網,補充短暫曝光增加反差。
9. 狗牙:狗的牙齒是凹凸交錯的。圖片像素不足,放大後邊沿就出現狗牙狀。
10. 玫花點:像花鹿般的網紋。差的叫席紋,更差的是龜紋。
11. 齊頭:版面排位的指令,以字首作基準線。延伸到拼版、裝訂,指以版頭位為基準。
12. 散尾:文字排版的一種。只求字距統一,不求行末文字齊整。
13. 蒙片:是手工分色時的遮掩片,可用菲林曬制或紅膠片割制,可作退地或修色之用。
14. 藍版:不是RGB的B(藍色),而是CMYK的C(青)版。
五、印刷
1.鬼影:來歷不明的印紋或暗影。多因舊型印刷機供墨不均引起。
2.瓜打:活版印刷時代「黑手黨」執字粒使用的排版比字面較低的定位鉛粒。
3. 打斗:底面印刷車有自動翻紙裝置,咬紙口印面,反咬紙尾印底,一氣呵成。
4. 自反:指一種節約印版的印刷方法。讓紙張先印完一面,乾後把紙左右反轉及底面反轉,稱為底面自反版,而紙尾當牙口底面反轉,稱為牙口反版尾。是印版不變,再印紙張背面的工藝。
5. 飛墨:印刷機轉速快而墨身稠度不夠,離心力使墨液飛濺。
6. 墨線:在印版上畫一條規線,使剛好印在紙張規位,可一目了然監控針位。
7. 浮污:印版親水不力,變成親油,當然起薄薄的油污,問題多在水斗水的酸?度不對。
8. 起炮:炮,滾筒俗稱。橡皮滾筒離開壓印滾筒的動作。
9. 夾炮:太多紙張夾在壓印滾筒和橡皮滾筒間,安全感應使印刷機停止轉動。
10. 哪渣:不應印到紙張上的墨污,問題也出在水墨平衡。
11. 打掣:印刷機停止轉動,原因多為進紙不順或雙張進紙觸發安全裝置。
12. 針位:印張的擋規邊位。紙張有長短,印刷套色及裁切需有針位?對齊。
13. 連曬:節約菲林的連續曬版工藝。用套準十字移動曝光。
14. 過底:印刷事故的術語。指墨層太厚實不及乾燥,污染了壓在上面的紙張背面。
15. 車頭(上聲):印刷的車頭不是機長,而是指印刷轉速數。
16. 石數:石印時代對印刷數量的稱謂。紙張壓印一次色稱一石。
17. 二手:指印刷機的副手,或稱睇掣。
18. 打稿:是通過打樣機預先印刷一個正式印刷時的樣稿。
19. 飛達:是印刷機送紙的傳送裝置。
六、裝訂
1.出血:印刷裝訂工藝要求頁面的地色或圖片,須跨出裁切線3mm,稱為出血。
2. 飛邊:飛,裁切、去掉之意。飛邊指切除出血邊位,乃裝訂術語。
3. 切斜:變形,裁切歪了,直角變菱角書,多由紙閘壓力不均或紙柵不正引致。
4. 磨光:以砑光滾筒處理印張,表面會光滑,此為加工表面處理工藝。
5. 反手?。喝毡具鴻C的摺紙。32版摺法第4摺須反摺。
6. 正版:書版首碼所在版面叫正版,次碼所在版面稱反版,正反版稱一組、一帖或一框。
7. 紙閘:是切紙的機器。
8. 騎馬釘:書本裝訂的一種方法,動作如跨上馬背。薄本書(6帖以下)套好後,跨放在鐵架上,以穿壓鐵線釘。
9. 豬腸卷:摺書貼的一種方法,動作如卷腸粉,用3個上梭2個下梭可摺32版。
10. 風琴?。哼N的一種方法。書摺摺完拉開如屏風。
11. 反封面:手工裝訂上封面的一種方法,先上封底邊膠定好位,後上書脊封面邊膠,再做一個「反」封面的動作。
12. 毛書:指鎖好線而未上封面裁切的坯書。
13. 篤頭布:精裝書脊上下各一段連結皮殼的布條。起牢固美觀的作用。
14. 火?。壕b封面的一種加工動作如燙金,濕度較高。
七、排版
1.高調:受光多的圖片位當然光亮雪白,日本分色風格喜歡高光位無網點,以拉長圖片層次。
2. 低調:是指圖片陰暗,或稱暗調。
3. 爆機:內存或磁盤空間不夠都會使電腦死火。
4. 磅:是字體排版之量度單位,英文字母最小單位是Point,1英寸分72單位磅。
5. 級:光學照排時代是指文字大小,4級為1個mm。
6. 號:是指鉛印時代字粒大小,最大特號字72磅,最小8號字5磅。
7. 平體:是指把方塊型以鏡頭變形,使字扁平,平1為1成(10%),平2為2成,平3為3成,平4為4成。
8. 長體:是指窄身字,長1窄1成,長2窄2成,長3窄3成,長4窄4成。
9. 噴筆:以壓縮氣的噴色筆,利用氣刷噴畫。DTP時代之前之手工制作漸變色方法。
10. 字節:是電腦機器語言的單位Byte,8個bit等於一字節。
八、后端輸出設備
打印機
當我們完成了一幅電腦創意的作品,欣賞之余,便是希望立即看到印在紙上的彩樣,即輸出效果。預視一下印刷后的色彩效果,包括是客戶、出版社等對彩色效果圖確定選用與否。因此,彩色析樣的質量便成了一個十分重量要的,因此,它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肯定你前面辛苦創意的效果,但也有可能因為色彩或別的方面的認可與信任的不是屏幕上的顯示,而是打樣的效果 --它是最具說服力的。 彩色打印機的技術發展使它由專業走向普通,成為了電腦美術設計打樣的選擇對象。目前市場上的彩色打印機主要包括彩色噴墨、熱蠟、熱轉達印、熱升華及激光式等5種。
照排機
就印刷設計而言,彩樣一量被認可,下一步便是要輸出膠片制版印刷了。這是要用到的是激光照排( ImageSetter)圖所示便是一種照排機的外形,它可以通過 DPI(光柵處理器)直接將電腦送來的文件輸出,生成C、M、Y、K四張分色片,分色片就能直接往印刷廠曬版印刷了。就目前國內水平而言,分辨率達到3000 DPI的照排機就能滿足一般要求。照排機的價格十分昂貴,是有實力的大公司考慮買的設備,而一般中小規模的公司的電腦創意設計文件可拿到彩色輸出服務中心,由他們輸出四色膠片。 Black(黑色)
當某一物體吸收所有波長的光線,而不象其它的色彩那樣會反射某一部分色光,則就顯示為這種顏色.
Black Generation(黑版產生) 將一幅彩色RGB圖象轉成印刷原色圖象時,在使用原色油墨(青、品、黃)的同時,將黑色墨加入其中。加入的黑色墨份額的產生,就叫做黑版產生。它的處理方法有:UCR(底色去除)和GCR(非彩色結構或全底色去除)兩種。
Blooming(過度曝光) “數字化過度曝光”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是在掃描圖象時,由于照在CCD元件上的光太多而產生的。它可能會使色彩及其它圖象信息出現異常。
Brightness(亮度) 對某種介質反射質量的測量。不同亮度水平可能會使介質上的色彩表現出現變化,所以一般需要對亮度進行調節,以獲得最佳的表現效果。
Calibration(校準) 在數字成象系統中,對所有的工作設備(顯示器、打印機及其它消費品)進行最優化設置,以產生最理想效果的過程。這種理想的效果就是在最后的打印品上獲得精確的色彩和反差。
CCD(光電耦合器) 在數字設備(掃描儀、數字相機等`)上使用的光電轉換元件。這種元件采集的圖象上有用的數據可以由軟件進行記錄。
Chromatic Adaptation(色彩適應) 人眼在光變化的環境下,通過對照明白點的調節,改變其色彩感覺的能力。這樣,對于某種特定的色彩來說,在不同的光量下,可能會出現同樣的觀察效果;但是這種色彩適應在象印刷這樣的復制技術中是不成立的。
Chrome film( 彩色正片) 一般是由專業人員拍攝的高質量彩色透明正片.
Chrominance(色度) 描述色相、飽和度的符號,用于表示兩種相同亮度下的色彩間的色差。
CIE 全稱為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Eclairage, 這是一個國際色彩標準組織的名稱。該名字的縮寫常會用在某一色彩空間的前綴上,例:CIE L*a*b*,這樣,硬件和軟件提供者們就可以使用這種形式來對色彩進行交流了。
Clean Color(純色) 由一種或兩種色相的顏料組合成的色彩。
CLUT(Color Look-Up Tables:彩色查找表) 當一套顯示系統不能再現所有圖象中的顏色時,進行的數字色彩處理技術。
Color Calibration(色彩校準) 在一個或更多個數字設備間匹配色彩的軟件或硬件。例:Adobe Gamma軟件。
Color Curve(色彩曲線) 對屏幕顯示及某個軟件中顯示的內容進行的可視化控制形式,以顯示圖象中的色彩測試值或是對圖象進行階調變化。
Color Modes(色彩模式) 使用不同的坐標值來描述的顏色形式。例:使用色相、明度和飽和度坐標空間的HLS色彩模式;色相、亮度和飽和度坐標空間的HSV色彩模式;RGB的色彩顯示色彩模式;CMYK油墨復制色彩模式等。
彩色分色(Color Separation)將色彩空間的每一組份分離成各種模式或是版塊的照相或電子工藝過程。如,在印刷過程中,使用的黃、品、青、黑版,就是這樣一種情況。
色彩空間(Color Space) 使用理論上的三維空間,對顏色定義的方法。用特殊的值對某一種顏色進行定義。大多數情況下,用于表示某種色彩組合的變化范圍,象RGB或是CMY。
著色劑(Colorants) 表示成色材料,包括色粉,染料和顏料,以用于生成各種顏色。
色度計(Colorimeter) 用以在指定的設置中,測量色彩值的設備,象CIE,就是使用三刺激的方法創建顏色。這種設備可以使用與人眼觀察相同的方法,測量色彩間的差別。
ColorSense 尤其當使用多種計算機平臺和軟件應用程序時, 提交色彩控制的色彩管理系統.
ColorSync 在數字設備上進行色彩管理的軟件,以將每一設備的色彩描述與標準的CIE色彩模式進行比較(主要由蘋果計算機開發)。
壓縮(Compression)在色彩管理過程中,軟件將一幅圖象的色彩范圍減小到與任一輸出設備相一致的能力.
連續調噴墨打印機(Continuous InkJet)油墨以一個穩定的速度,通過印刷噴嘴噴出,墨滴即可以落在介質或材料表面, 又可以被充上電后,偏離印刷介質而落入收集系統中.
連續調(Continuous Tone) 同尺寸的彩色墨點以變化的空間頻率被打印的方法,以創建一種更加自然的色彩過渡效果.
打印裁切設備(Contour CUT) 可以打印并裁切的數字打印設備, 它可以沿著每幅圖象的輪廓邊緣, 對圖象進行裁切處理.
ΔE (Delta-E) 在均勻顏色感覺空間中,人眼感覺色差的測試單位. 當ΔE為1時,人眼就可以感覺到色彩的變化了.這種測試方法用于當用戶指定或接受某種顏色時,生產商用以保證色彩一致性的量度.
密度計(Densitometer)通過一介質表面的吸收程度, 用以測量光密度的設備.測試可以通過反射或透射過程來完成.設備無關的色彩空間(Device-Independent Color-DIC)建立在普遍通用值基礎上的色彩匹配系統, 而與某一特定設備的色域無關.
電介媒體(Dielectri Media)用于靜電打印機直接打印的,被專門進行充電處理的特殊介質.
數字打印機(Digital Printer) 能夠對數字信息進行輸出的打印設備
數字合同樣張(Digital Contract Proof)適用于印刷參照樣張的高質量彩色樣張。但是這個樣張是由噴墨打印機,染料升華打印機,或是其它數字打印機產生的,而不使用與傳統工藝相關的任何軟片。
抖動(Dithering) 通過變化的尺寸和象素集的形狀,達到模擬灰度變化和色彩變化的目的,而不是使用網點陣列對這種變化進行表現。這種工藝會減少各點間的反差, 以使深淺的階調變化和色彩的變化更加柔和